Friday, December 29, 2006

好男人材料 Good Man Material

好的事皆是殊途同歸,一本天書可以看到老。論好男人,我們不妨先從大家比較熟悉的事情淺出。

每次在K房看到容祖兒、楊千嬅,妳會否若有所失,怨恨電視熒幕的主角不是妳。嗓子甜,情感奔放,每一粒音都唱盡笑與淚,妳著實也有本錢轉職做女歌星。但流行歌聽得多,加上歲月的消磨,某天我們始終會嗟覺年輕人的熱血,多少是過於濫情。偶然在街上看到白髮蒼蒼的老夫老妻手牽手,對照於互聯網或SMS充斥著的「我愛你」,前者淡淡的柔情反而教我們感動羨慕。聲樂家鄧永祥(新馬師曾)提出唱功「九濁一清」,就是闡明歌樂的真諦並不在於「音音入扣」的濫情。而是要懂得取捨鋪排,在平凡處甘於平凡,樂天知命,待唱至合適的時候,才放任傾注,由輕轉重、寬轉緊、枯轉濃、濁轉清,藉以觸動聽者情感最深處的心絃,彼此兩忘。

至於愛情,我們常常聽到少女們為著一些壞透的男人而喊生喊死,不能自拔。事實上,最蠢的女人也不會愛上「全壞」的男人。而能夠令少女死心塌地的壞男人,多少仍有一點良知人情味。這類少女殺手的材料就是「一擔沙糖九擔屎」。少女嘗得屎多,每夜以淚洗臉,而欲放棄之際,男友閒來的關懷,往往頓即化成上天的恩賜,使少女誤以為還有一絲希望。只要繼續等,繼續付出,最終也可以苦盡甘來。「九屎一糖」的男人好比「九濁一清」的唱功,就是足以令少女死去活來的維生素。

「十擔屎」的臭男人沒人願愛。然而「十擔沙糖」的完人也不討好。男人事事遷就,體貼入微,起初固然博得紅顏一笑。但日久見人心,女人的「情蕾」漸漸麻木,就算男人加倍殷勤,亦會被食之而無味,及視作為沒性格。旁觀者興嘆「身在褔中不知福」,當局者則埋怨「無feel」緣盡。

理想的愛情應該是以恆久的開心快樂為主。因此,好男人的材料必是「九糖一屎」。稀稀的軟屎羼進沙糖裡,好像白粥上撒幾粒蔥花,是戀愛的情趣,感情的增味劑。扒幾口沙糖,舐一舌屎,就如生活上間中的鬥氣耍花槍,又似「小別勝新婚」,是使愛情歷久常新的Botox,教女人吃過返尋味的幸福。

可惜市面上港男的含屎量一向超標,而結構更趨於M&M's型。追求時甜言蜜語無所不用其極,到手後糖衣撕破,屎態畢露,實在令人作嘔反胃。好男人少之又少,而千層糕型的極品,每一齒都夾雜著純屎的精華,更是可遇不可求。愛情總是這樣叫人難堪,妳的男人又屬幾多擔屎?

新年快樂!祝大家來年都找到起碼一個可口的情人。

相關文章:
好性伴材料 Good Sexmate Material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

宗教5 我思故我在 Religion5 Cogito Ergo Sum

一個人都須要心靈的寄托或依賴。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都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順景還好,遇上逆景,孤軍作戰的感覺徬徨不終日。

很多少女遇到困難,第一時間便撥電話給男友。而老人家則會翻看自己的「紅薄仔」。有錢有人當然好,但對於兩者皆空的人,另一條最易行的出路便是玄學。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臨急抱佛腳」,到廟街看相問卜的信徒,十居其八都是對前程感到無助困惑的。「睇相佬」便充當為街頭的心理治療師。曾經認識一位少女,每當她遇到緊急關頭,她都定必「全幅武裝」。例如上試場,她都誓必帶上一枝特定的幸運戰筆、穿上一件當旺顏色的戰衣、並配上附有法力的水晶手鍊。

選擇依托之物,也有高低之分。有形的物件都有失去的可能。男人沒本心,貪新棄舊似乎已成一種定律。而公公婆婆被騙棺材本更是時有所聞。人和物皆不盡可靠,過份依賴,一旦失去,精神承受不了,崩潰可想而知。唯一可信而萬無一失的,就只剩下無形的觀念。

四百多年前哲學家笛卡兒提出了「我思故我在」,只要妳在思想,就可以斷定妳的存在。這套把戲,宗教老早就曉用。只要妳相信有神這回事,妳想著祂,祂便會隨著妳的思想而無處不在,直至妳思想停止的一刻。至於神是否真實而存在,這一點從來都不重要。既然物件可以蘊藉「幸運」、「當旺」、「法力」,甚至俗語也有云「疑心生暗鬼」,武斷地仰承「信心能生明神」又有何妨。比起一切有形的人和物,無形的神絕對是最高明的依伴,只要妳需要祂,想著祂,祂必與妳同在,欣然共妳並肩作戰。這亦是我為宗教喝采的原因之一。

同理,有一點常給教徒忽略。想想吧,魔鬼也是無處不在,思及鬼及的。現在妳一邊看電腦,感覺到身後有一些什麼嗎?妳剛才在廁所照鏡,轉身間是否隱約看到一些什麼?沖涼的時候,記著留意一下浴簾背後有一些什麼啦!佳節當前,甚能不說笑助興 :P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眼界幾何 Geometrical Horizons

李斯的《諫逐客書》,有這樣的聯想。眼界可分為點、平面、立體。

點就是自己的感受和經歷,是每一個人最原始的眼界。失戀的人眼裡只有自己,永遠覺得自己的遭遇獨一無二。剛到過落後地區的藝員明星接受訪問,都說獲得很深的體驗,學懂了珍惜食水,是小學生的常識吧。要說服別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令他們身歷其境,又或者直接選用他們的親身經驗作例子。但這只是以說服別人為出發點的技倆,我們千萬小心,別把主觀作真理。

平面就是除了著重自己的經驗,還要眼望四方,八面出塵,達至明家、知國、通天下。眼界的平面可大可小、可圈可點。遇上「被鬼壓」,我們可以找家人朋友喊驚,或者尋神父師姑驅魔。又或者透過閱讀了解其他國家民族的經驗,藉此明白不同文化對「被鬼壓」皆有不同的詮釋--最爽的是「被女妖強姦」,最沒趣是日本仔的「睡眠麻痹」。至於宗教,除了自己對神的感受,我們可以片面分享弟兄姊妹的見證,甚至膽大一點,偷涉其他教派的典藉或共產黨的小紅書,乃至哲學心理學等觀點。簡單而言,平面的眼界就是「吸星大法」,攫取別人的經驗為自己的知識,可觸及任何人--男人、女人;老人、年輕人;異性戀者、同性戀者;窮人,富人;教徒、異教徒、無神論者;或「美國加拿大澳洲」人等等。

立體就是將平面的眼界加上歷史的厚度。父母的經驗知識不能透過基因遺傳給兒女,所有智慧我們都須要重新學習。為什麼迷信的思想不乏信徒?就是因為每天也有無數的娃娃落地,而他們的腦袋卻僅承繼得人類最原始的本性。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經驗,汲取別人的經驗是知識。從千萬年人類的知識經驗參悟出來的一些規律、理論、抽象慨念,就是文明的智慧,亦是最艱深的學問。莫視歷史這道明鏡,就算我們生存在互聯網世代,情與貌亦與邃古的原始人沒兩樣。眼界越廣越深,對事對人對情,我們都能夠多一分理解、少一刻偏執。滄海裡,誰的一粟比較大又算什麼。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若然妳誤解我這一栗疏狂,請妳體諒我的滄海不如妳。

期望一天,我們能夠攜手靜聽江上的清風,共賞山間的明月,一同忘懷東方的白日。

Tuesday, December 12, 2006

宗教4 心理作用 Religion4 Psychological Reaction

前無線電視制作的某某特輯(少看電視不肯定節目名稱),講述一個關於「負離子排毒機」的故事。

話說在各大商場有售的「負離子排毒機」,是諾貝爾得獎者的發明,只要妳將雙腳加水加鹽放在如面盤的裝置,浸腳水會慢慢由清澈透明變成污濁啡褐。銷售員聲稱浸腳水的顏色變化代表妳體內的毒素已透過排毒機由雙腳析出,遊說間運用了很多醫學的名詞。

記者尋訪到一位婦人的見證,這名用家說初試感到很震撼,想不到原來體內積聚了那麼多毒素,而使用排毒機後,的確感覺到神采飛揚。她更將排毒機推介給她的老公,說老公平時感冒,服藥後需要睡一晚才康復,但這次他使用過排毒機,轉頭淋浴後便痊癒了。

記者將排毒機帶到某大學的機械工程部門拆骨研究,工程師說水的顏色變化只是很簡單的電渡化學反應,一般中學化學課也有說明。記者又將排毒機帶到醫院找病人做實驗,醫生的分析報告指出病人使用排毒機後體內的毒素沒有明顯的減少。記者最後電郵發明者查詢,他確實是諾貝爾得獎者,但卻回覆否認是排毒機的發明人。

婦人的感受是真實不虛,而排毒機則是一個美麗的謊言。道理其實很淺白,就是心理作用。心理作用很難用科學方法推測,有些人來得顯注強烈,有些人則毫無反應,這亦是迷信的源頭。

迷信是什麼?只要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孕效果理想,無庸置疑,勝負太分明,我們不會說利用安全套避孕是迷信。那麼,迷信就必然是一些眾說紛紜的事情,受益的人或心理有反應的人容易執信,沒反應的人就多會拒信。有趣的是,兩方對立的人都喜歡暗罵對方愚蠢。

自己牙痛的感受往往比遠方戰場失去兒子的母親強烈,因此要否定個人的感受談何容易。婦人親身試過排毒機,感覺渙然一新,感覺是自己的,假不了,因而歸功排毒機的神效是人之常情。在婦人的經歷中,排毒機是她唯一的解釋。記者鍥而不捨找出其他解釋,優劣立見,但卻要負出東奔西跑的代價。我們不應該說婦人愚昧,因為要她負出記者的代價是過於苛求。排毒機一事,關鍵在於相信,只要信,心理作用就大有可為。但排毒機畢竟是實物,只要找些工程師和醫生就可以理解真相。

論神,哲學家極其量只可以用邏輯否定宗教教義所描繪的神。換句話說,世界可以有神,但理性絕不容許神是以宗教教義那種形式存在。信仰比排毒機深湛(sophisticated)萬千倍。信仰的感受可以來自神,是一種解釋,還可以來自其他的解釋,但要了解後者則需要負出很大的代價;而對教徒而言,更需要額外的勇氣和胸襟。有一點要說明,就算信仰感受的解釋數量如星如雨,也並不等於可以就此否定神的安排。神亦是眾多解釋之一。

說回排毒機的故事,我一向很欣賞正面的心理反應。婦人只要花出幾百元便可以換來身心的舒暢,絕對是物超所值,亦是我敬仰宗教的主要原因。但針沒兩頭利,輕信的人,或者更正確的說,缺乏求真精神的人是比較容易受環境影響,心理的上下波動自然大。

很多讀過兩年邏輯的人,也許對宗教有點認識,就藉此起來批判宗教,這種做法我絕不認同。要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如上的婦人,要他們透過閱讀來解決艱深的人生問題實在是不近人情和強人所難。神的存沒從來都不重要,因為就算沒有神,宗教還是能夠透過心理作用來舒解人們的憂困,絕對是價廉物美的心靈排毒機。

最後談談一位對心理作用玩得出神入化的人,他是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的始創人Dr. Richard Bandler。研討會裡,他說自己的心理治療方法是否需要理論支持無關宏旨,最重要就是能夠達到幫人的效果。就如不理黑貓白貓,捉到老鼠是好貓。Dr. Bandler更藝高人膽大,曾經向FDA(食物及藥物管理局)申請制造一種沒藥性的安心藥(placebo)。他說就算妳明知這是安心藥,吃一粒沒反應,那就乾脆吃夠十粒或二十粒,對某些人來說仍是能夠產生成效的,算是耍弄心裡作用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