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7, 2007

吵得好!

吵得好!

雖然我一開始就覺得Blog沒有什麼好吵,都是舊技術新組合,稍為有點「通識」觸覺的人都不會為此大書特書。然而爭吵又不一定是負面的。

中國「憤青」那些謾罵固然令人反胃噴飯。刀刀叉叉的你老母也亦避之則吉。但爭吵還可以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芝加哥自由經濟學派便是由一班學者吵呀吵起來。法國印象派也是由一群藝術家吵呀吵起來。重要的科學藝術範式(paradigm)就是往往由一小撮人吵呀吵起來。我反感的,反而是那些不問情由的「和事佬」。憤青不順眼便罵,和事佬不順耳就調,兩者骨子裡同樣野蠻愚昧。以前很多人批評大班毓民「大聲」,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大聲,甚至青根暴現可能只是一種表達手法,真正重要的還是他們說話的內容和效果。文明社會應該有包容不同聲音的器量。包容不代表接受,你不合聽,轉台便可以,用不著要封殺別人的喉嚨。

爭吵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爭吵必須要有立場。年輕人常常被批評沒主見,你問他們支不支持同性戀,他們可以分析出正反兩面的利弊。但追問他們的立場,他們便不置可否,各打五十大板後得個吉。在中國社會,中庸持平或者是美德,不過若要與世界(歐美)接軌,老外便特別重視個人的立場識見。誰不知道事情可分兩面、甚至多面看,文明社會的人民就應該有能力加加減減析出一個立場來。持平是一種靜態,亦即是得個講字。要行動,立場便是前提,也是推進社會的活力。何況情感上,具立場的言論才動人悅耳。廣管局要求電視電台節目持平,明顯就是一種愚民政策。個人是不需要持平的,你讚成,別人反對,百家爭鳴,就是最公正的持平。

今天很多香港博客為Blog事吵呀吵。這樣吵可能不了了之,沒完沒了,但誰又有水晶球預測未來?就算沒結果,經過一輪吵鬧後,起碼思想也會有所增益。何況誰又敢寫包單,難保一天香港的博客能夠吵出一個範式來,震撼世界!

5 comments:

kristie said...

我就係你寫既「年輕人」,所以同美國d人接唔到軌.

eyer said...

唔係喎,見你同奶奶有講有砌,似足東岸果d女知識份子、文化人。

Anonymous said...

totally agree.

Anonymous said...

我是按留下的連結而來的,我不知道閣下是不是希望我看此文,但不論如何,我來看了。
但見文是貼於17/3的,因此,我不知道閣下文中的意見是否也合於回應我昨天貼的文。
我盼望我不是閣下口中所說的那些不問情由的「和事佬」。

事實上,要如何才不是「不問情由」?
大概天底下沒有一個人能完完全全明白你的心,何況是個跟你不相識的人?
要去到什麼程度才合乎閣下認為的問情由呢?這真是一個很主觀的界線。

你認為別人不問情由,人家認為自己己很了解,這也是一個「共識」的不同吧?

盼望閣下不會是隨便地給人灌以「不問情由」之名,我個人認為這跟秦檜的「莫須有」三個字在功能上是差不多的。(當然,這點閣下是可以不認同的。)

閣下在文中所提出的「吵得好」的例子會不會是到最後都成了分道揚鑣,再而成了不同發展的新局面?
也的確對,若果意見﹑理想,或價值觀上是完全不同的,跟本沒可能走在一起,勉強沒幸福!

各自按自己的理念而去發展這是很好的方向,百家爭鳴也是如此才成的,我們實在沒可能迫別人接受自己的一套,因為大家也不是拿刀來要人歸順的狂熱份子。

那麼就各自各精彩吧,相信閣下的前路有一遍美麗的彩虹在等著。
也不想再擔誤閣下踏上康莊大道之日程,我不會再來打擾,再見。

祝旅途愉快!^^

eyer said...

下...你也知道這篇是舊文,不清楚你從那裡連到這裡。我還沒機會讀過你昨天的文章,又怎會是針對你呢~_~

我將「和事佬」和「憤青」相提並論,就是我對「不問情由」的定義了。憤青的作風是不會先細心思考內容就批評別人「錯錯錯」,這應該可以算是「不問情由」嗎?那麼「不問情由」的和事佬就是不會先聽聽別人吵什麼就勸止「以和為貴、冷靜呀、不要吵呀」。

例如以前毓民的電台節目,他出名大聲肉緊,但稍有理性的聽眾都知道「大聲肉緊」跟「衝動無理」沒邏輯關連。換句話說,「大聲肉緊」可以是「衝動無理」,亦可以是「冷靜理性」。但這個世界總有些人認為「大聲肉緊」就必然代表「衝動無理」,因此每逢他們感到別人「大聲肉緊」便會小腦條件反射勸止,這算是我指的「不問情由」。

我寫「吵得好」是從真理越辯越明的方向出法,是故儘然我知道爭吵有壞的一面,也看到爭吵好的一面。爭吵好的一面例子便是「芝加哥自由經濟學派」及「法國印象派」。